新聞詳情


02
2023
-
02
農發集團入選2022年浙江國資國企服務共同富裕最佳實踐名單
Author:
日前,省國資委公布2022年浙江國資國企服務共同富裕最佳實踐名單,農發集團《打造農產品流通樣板工程 推動“小生產”對接“大市場”》案例成功入選。
集團深入貫徹落實全省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推進大會精神,近年來,堅持以“助力共同富裕,服務美好生活”為企業使命,乘勢而上、改革創新,加快創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現代糧農產業集團,努力為我省共同富裕貢獻更多的“農發力量”。
集團所屬新農都公司聚焦打造農產品流通領域樣板工程,投資建設杭州、衢州、湖州、紹興等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基本建成覆蓋全省、輻射“長三角”、影響全國的農產品流通網絡,年交易額超過400億元、交易量超過400萬噸,探索出了一條農產品流通助推共同富裕特色之路,更好發揮在高質量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中的“助推器”作用。
聚焦“菜籃子”,當好農產品流通“主力軍”。新農都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點及面,先后在杭州、浙北、浙中、浙西建設了4個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2021年市場交易總額420億元,總交易量422萬噸。其中,蕭山新農都淡水產批發占全省的80%,“中國甲魚集散地”,供應全省60%的雜糧、杭州1/3以上的糧油;衢州新農都是四省邊際地區首個“百億”農批市場;長興新農都是“一嶺六縣”試驗區標桿農批市場;諸暨新農都是覆蓋諸暨及周邊的大型“農”字頭城市商貿綜合體。
聚焦“促共富”,當好服務三農“助推器”。通過政企村企合作、產銷對接、農業協會等形式,助力鄉村振興、發好共富班車。衢州新農都開設“水庫移民創業一條街”、“消薄”專區,為12個鄉鎮59個移民村、21個經濟薄弱村提供穩定收入來源,帶動種養殖基地50余萬畝,“農產品電商產業園”年銷售農產品5億多元;長興新農都政企共建“壯大村集體經濟一條街”,參與共建的53個村每年可收到“共富紅包”41萬元;諸暨新農都開通“共富公交”,設立東和鄉“共富交易區”,帶動當地11個村集體、200多名農戶增收致富。
聚焦“保安全”,當好食品安全“關鍵點”。在行業內首個引入第三方檢測機構,通過把好“準入關”“檢測關”,完善“信息關”,建立了源頭供應商和經營戶信用體系。2022年1-9月,食品安全抽檢15.24萬批次,“浙冷鏈”賦碼率達到100%。新農都自研開發的食品安全管理系統,在行業內率先建設全國農產品食品安全監測平臺,為市場交易主體發布來貨地預警信息,減少有風險的農產品流入市場。
聚焦“擔責任”,當好履責盡職“示范生”。新農都所屬浙疆公司,作為浙江市場援疆“十城百店”工程主運營單位,自創“驛疆南”品牌,帶動線上線下1500個代理、加盟終端年銷售新疆農產品66萬噸、72億元,覆蓋農民數14.43萬人,帶動低收入人口2.26萬人。當好紓困解難“助推器”,2020年減免房租4196萬元,約占浙江省國企減免房租的9%,2022年新一輪減租工作中,截至9月已減免房租3852萬元。
共同富裕“戰略后院”更加穩固。“米袋子”“菜籃子”是穩經濟、穩社會的壓艙石和基本盤。新農都作為區域農產品集散中心、信息中心和價格形成中心,產銷網絡覆蓋全省、輻射全國,進一步增強了我省應急保供的調控能力。
帶動農民增收的范圍和能力顯著增強。市場平臺上活躍著逾3萬家供銷采商戶,帶動周邊配套產業增加近10萬個就業機會,帶動全國各地百萬農戶增收,成為推動農業產業振興的關鍵角色。
改革成果示范引領作用更加突出。“農產品生態化交易平臺”,被寫入浙江省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十四五”規劃。自研開發食品安全管理系統,已與市場監管部門的“浙食鏈”形成數據互通,相關應用作為省數字化改革成果展示。
相關新聞
暫無數據